top of page
搜尋
作家相片Olive Ting

只挑理念合的客戶,就能殺出紅海?小工作室搖身一變品牌顧問

第一次去拜訪Eric的時候,他與人合夥開了家設計工作室「齊禾設計」,接室內設計、品牌設計的案子。旁邊還有家小咖啡店,符合年輕人文青又充滿理想的調性,那次的談話完,感覺得到Eric還在摸索方向,不是很確定。時隔3年後見到他,不僅自信滿滿,還展現出不一樣的氣勢,跟我分享最近接了哪些有趣的案子。這3年發生了什麼事,讓Eric脫胎換骨?


「有用的設計」為客戶解決商業問題

大學就讀視覺設計的Eric,對設計抱有非常大的熱情,但以小型工作室創業15年來,雖然設計案例屢屢得獎,經營方面卻一直無法有大突破。


自從上完影響力品牌學院的課程後,他開始自我對話,深入思考用設計賺錢,必須加入品牌思維,讓客戶瞭解為何設計、要解決什麼問題。他認為,如果不能幫客戶解決問題,再美的設計也無用。設計要有靈魂,在於為客戶解決問題,因此,「有用的設計」成為他的企業核心價值。


有了這一層思考後,他重新定位市場利基點,找到發展的方向。


除了在美感上做出市場差異,持續爭取國內外獎項外,他也將永續概念注入設計中,成為可以解決客戶問題的品牌顧問。


當他將核心價值設定為「有用的設計」後,也開始思考如何用設計解決客戶在商業上面對的問題。這個轉變,使「齊禾設計」升級成「齊禾品牌顧問」,也提升了Eric經營企業的視野和高度。


共享核心價值優先!主動找「理念相近的客戶」

隨著思維轉變,Eric也越來越清楚適合客戶的樣貌,是擁有追求理念,願意為自己夢想投資、持續努力等特質。


這讓Eric不再是只能展示設計作品,被動獲得市場青睞的設計師,他反而能主動出擊,找尋真正適合他的客戶。他也清楚知道這類客戶會被他的理念吸引。如此一來雙方就不會浪費時間爭論,工作會更有效率。當雙方目標一致、共同努力,自然也會有好結果。


「選擇客戶」是一個重要決策,如果只想要追求獲利,不談理念和願景,就不是Eric的目標客戶了。他期望的客戶樣貌是能共享核心價值觀,擁有一致的價值主張,願意為品牌投資,瞭解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主。


Eric也清楚知道視覺設計的重要性,是傳遞品牌價值的關鍵元素。除了設計要好看,也應具備說故事的能力,幫助客戶推廣品牌,解決商業問題。


設計案例:王德傳的經典與新格局

我很好奇Eric是如何解決客戶的商業問題,他與我分享客戶「王德傳」的案例。王德傳茶莊是一家百年茶莊,在香港與上海都有設點。


Eric說:「打從開始合作的那天,總經理就很明確表示,希望品牌維持經典,也能獲得年輕世代青睞。」他提出的策略是:以例行商品維持品牌經典,並透過年節禮盒,開創新格局。


「經典品牌想創新,最大挑戰在於如何不讓老客戶流失,並同時獲得新客戶的青睞。」Eric補充:「再好的設計,若分寸拿捏不當,都可能成為品牌災難。」


在與王德傳第一次合作中,Eric保留了經典的中國傳統元素,但選擇運用中國傳統年節少見的冷色系——宋代汝窯的雲破天青色。此舉獲得客戶肯定,為客戶拓展客源打下好成績,並且獲得金點設計獎的肯定。


(來源:齊禾品牌顧問提供)


設計案例:飯BAR餐飲集團,連鎖品牌不複製視覺

Eric也分享另一個「老新融合」的品牌案例:飯BAR餐飲集團。兩位7年級老闆,想復興傳統中菜的的好味道,運用東方的常見食材,結合西方的料理方式,融合川、粵、滬、湘、閩各家特色,再以上海菜為基底,做出創新的菜色。

Eric抓住了飯BAR的核心價值:「東材西想,老新共治」。他打破連鎖品牌想呈現視覺一致性的原則,在核心價值不變前提下,針對不同商圈的客群、地方特色,為各家分店設計出專屬的視覺風格,呈現連鎖卻不複製的概念。甚至同一道菜在不同分店,也會有不同的呈現手法。這不僅展現出品牌廣度,更讓消費者產生探索不同分店的樂趣。


(來源:齊禾品牌顧問提供)


即使是連鎖餐飲集團,不同分店的室內設計仍會結合當地客群而做出差異化。


這樣不重複的空間設計方式,不僅讓各分店各有特色,也各自擁有客群。經營4年以來,激發消費者探索的樂趣,也幫助營收大幅成長。


賈伯斯(Steve Jobs)說過:「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. Design is how it works.」好的設計不僅應該在視覺上有吸引力,更應該要讓它有用。我想Eric開創出一條路,不僅提供美觀的設計,還能解決客戶的問題,幫助客戶成長。可見,「有用的設計」才是好的設計。


丁老師品牌戰情室的3個補帖
  1. 深入瞭解你客戶的樣貌,尋找適當的客戶,比追求獲利導向來得有效。

  2. 設計不僅要追求視覺美感外,還要能解決客戶的問題,才是有用的設計。

  3. 引導客戶思考問題,知道他的目標是什麼、為何而做,這樣雙方才能朝一致的方向前進。


文章摘自商周 - 丁老師的品牌戰情室(2023.08.02)


Commenti


bottom of page